学生姓名:张晶晶
实习企业:Smugglers' Notch Resort
实习地点:Notch,VT
01. 赴美前的决心
我是陕西师范大学学科英语教学研二的学生,也是一个喜欢猎奇,热衷于体验和享受生活的人。一次在学校参加完活动之后,我偶然看到了西米赴美带薪实习的宣传海报,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加了西米梁老师的微信,她耐心帮我讲解项目内容,并帮我约了电话口试,口试成绩出来之后梁老师帮我推荐了一些适合我的实习岗位,并告诉我未来几个月西米会不定期更新岗位供我自由选择。我一向相信自己的直觉,当时我已经知道,美国我是非去不可了。我和爸妈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可能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了,他们也一如既往地相信和支持我。
后来便是正式与西米签合同——准备配岗材料——基金会面试——雇主面试——办理签证,这中间一系列的事情都很顺畅省心,西米的每一个老师都十分亲和周到。去年冬天放寒假,西米张老板还带我们一些回家比较晚的学生一起聚餐。西米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能让人感到舒心、踏实,我想这也是一个上升期的服务型企业最重要的品质,我也真心地期望西米能不忘本心,越来越好。
6月15日,我结束了学校的教学实习后一个人带着行李从广州出发,在北京,纽约经过两次中转,飞行十多个小时,最终绕地球转了大半圈,平安来到美国。飞机即将降落在肯尼迪机场的时候,我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灯火辉煌真的是隔着大洋彼岸的又一个国家。走进海关大厅,我突然打了两个寒颤,未来的三个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样的趣事,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幸运吧。
![]() |
![]() |
02. 流浪到世界的一个绿色角落
我工作的地方在佛蒙特州的一个家庭度假区Smugglers' Notch Resort,岗位是housekeeper。这里是典型的美国乡村,地广人稀,空气清新,温度宜人,接机的师傅载着我一路沿着乡间公路驶去,周围的一切都被绿色包裹着,车上还有一个长相恬静的外国小哥哥,我安安静静地和他坐了一路,几次想开口打个招呼都没好意思。
师傅把我送到了我的新家——一个崭新的二层小木屋,和美剧里看到的那种传统的美式建筑一模一样,一层是大大的客厅和厨房,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微波炉,烤箱,洗碗机,冰箱,还有各类餐具,美国高度电器化的生活让从没做过几次饭的我们也能在厨房里操作自如,满足自己对食物的种种幻想。二层是我们的卧室,温馨的房间里摆了四张整洁的小床,木窗上面挂了薄薄的一层纱帘,风吹进来,薄纱轻轻飘扬,飘来了树叶的沙沙声,还有汽车轻快地从乡村公路上驶过的声音,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自己好像流浪到了世界的一个遥远的角落,安静而美好。
可爱的小木屋里住了四位美丽的姑娘,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位中国的小伙伴,另外两个一个来自火热的西班牙,一个来自浪漫的土耳其。我们两个中国女生和另外一个中国男生常常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购物一起旅行,简简单单但每天都有每天的精彩。
《罗马假日》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高晓松认为:“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加重要。”的确是这样,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像只有读了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但是放到现在这句话应该是倒过来的,世界还是那么大,比如古希腊还在那里,他们为什么吃那样的东西,为什么穿那样的东西,可能是我们看书永远也不能明白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先行万里路,然后才获得了评判那些书本的能力。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地观察打量着这个不一样的世界,努力了解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在这里三个月,每个星期去超市采购一次,让我了解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他们喜欢芝士,披萨三明治,同时钟爱各种甜品,也爱吃水果蔬菜和各种谷物。让我觉得他们在饮食上特别矛盾,一方面崇尚健康,各种有机食物保健产品,却又有那么多高糖高脂高热高油的食物。
美国人的生活很随性。不管和你熟不熟,见面一定要打招呼。他们喜欢热闹,喜欢聊天,只要你愿意,他们好像永远有热情和你一直聊下去。美国人的随性表现在生活上似乎就有些不修边幅。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汽车后备箱就像杂物间一样,用完东西随便往车上一扔,有时候甚至可以在车上发现上个星期吃剩的汉堡和可乐。
美国人的思维很简单。在美国办一张银行卡,银行会把所有相关的信息整理成各种文档最后整合成一大摞文件夹递给你;雇主做岗位培训的时候也是各种培训文件整理出一大堆;超市商店的东西总是整整齐齐归纳在固定的地方,清楚的标上标签,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为了做饭简便发明了各种工具,开罐头的工具,剥玉米的工具,剥鸡蛋的工具,各种精确的量器等等。由于思维模式比较直接,他们的生活也过得十分简单。
这里还想提一句美国人的浪费,美国超市里的塑料袋是无限供应的,超市里的水果蔬菜个头都十分匀称,据说为了美观卖出高价钱把太大或太小的直接扔掉,还要不厌其烦地在每一个大小合格的水果上填上标签;美国人的电器产品很多,洗碗用洗碗机,洗衣服有洗衣机烘干机,还有烤箱微波炉,可想而知美国人均每天要消耗多少电。
我们的人生就好像是一场修行,只有遇到足够多的人,经历足够多的苦难,才能有所领悟,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待人处事。
在美国的3个月,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朋友,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信仰,甚至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们都怀着善意,互相靠近彼此,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写进了彼此的青春。
我很幸运地认识了来自中国的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特别积极向上的人,特别是我的室友——一个可爱的南方姑娘,她很擅长自我管理,自我要求很高,自控能力很强,她积极乐观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我和几个不同的人一起搭档工作过,他们中有的人做事情雷厉风行,有的喜欢磨洋工偷懒,还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沟通,对待不同的人我慢慢摸索到了不同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对于做事利索的搭档,我会保持虚心低调,踏实工作,默默学习;对于喜欢偷懒的搭档,我会遵守契约精神,提前把任务量均分,各人完成各人的工作。和我搭档时间最久的是来自土耳其的一个男孩Mehmet,他算是个比较善良单纯的人,不过有时候喜欢不分场合不分轻重开别人玩笑,很少顾及到别人感受,而且总是摆出一副拒绝沟通的样子,所以为了提醒他,我只好严肃地对他发了一次脾气来表达我的不满,但也就是因为那一次的摩擦,我们之间多了一些互相理解,工作更加合拍了。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许许多多口语优秀的学生,我的土耳其室友Bella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她可以土耳其语英语无缝切换,和美国当地人沟通完全随心所欲没有压力,她在语言上的能力是我现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是我要学习的榜样。我曾经请教她如何把语言学得这么好,她说可能是兴趣和坚持吧。是的,掌握一门学科至少经过一万个痛不欲生的过程,在自己的垂直领域不断深挖,自有活水来。
此外,我还遇到了像姐姐一样温暖的Damla, 她会拉着你和你讲她的故事,也会耐心的听你的故事,会时不时地抱抱你摸摸你,在你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一个暖心的微笑,告诉你我们依然爱你;还有绅士的Jonny,他会主动邀请你一起打球,一起聚会,一起吃饭,一起拍照,他总是滔滔不绝,有各种各样的话题和你分享,从文学到政治,他似乎无所不知,而且他特别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朋友,这样的人总是让人没有理由的喜欢。
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遇到很多人,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或多或少会教会我们一些事情,而正是这一点点的事情慢慢累积让我们变得成熟强大。
05. 让此次赴美成为诗意般的回忆
在佛蒙特的三个月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有时候感觉这里的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可是一转眼却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在这里,客观一点说,我最大的感受是舒适有余但历练不足。这里的工作算不上辛苦,有时也会觉得重复和无聊,但是!我在努力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会不断找话题和自己的土耳其搭档聊天,和其他国际学生交流。我喜欢听他们说话,喜欢听他们的各种新奇的故事,和他们的每一次互动都会让我欣喜不已。
这个夏天,这里来了二三十个土耳其学生,三个西班牙学生,两个俄国学生,还有七八个尼日利亚的学生,我们有足够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不同国籍的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我参加过国际学生纸醉金迷的聚会,教过尼日利亚的妹子使用筷子,和国际学生一起打沙滩排球,和其他国家学生互相请客吃饭,我们还一起去了波士顿,沿着美国的自由之路了解美国文明走过的足迹。三个月里我爱上了非洲人的乐观,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放声大笑,无时无刻不在激动地手舞足蹈;迷上了土耳其人的深邃的眼窝和长长的睫毛,他们的眼睛好像被上帝亲吻过一般;也深刻体会到了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这些东西可能是我读遍万卷书也始终无法体会的。
感激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或许在很久的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24岁那年夏天,我曾一个人带着行李出走大半个世界,在美丽的绿山之州和一群可爱的人一起度过了惬意而欢乐的三个月,这是一段多么诗意而有意义的回忆。